(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譚琪欣)據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5月4日,A股已有超過200家國內醫藥企業曬出2023年一季度“成績單”,近八成報喜。東吳證券、國金證券等多家研報分析表示,醫藥生物板塊疫情后復蘇明顯,創新仍是接下來醫藥板塊的一大主線,生物藥、創新中藥、CRO等細分領域有望迎來快速增長。
疫苗企業表現亮眼,最高凈利潤漲幅超百倍
從營業收入看,上海醫藥集團一騎絕塵,一季度營收662.2646億元,位列醫藥生物板塊第一;從凈利潤看,CRO龍頭企業藥明康德以及生物疫苗企業智飛生物分別以21.68億元、20.32億元位列前兩名。
從凈利潤增長的幅度看,共計14家藥企凈利潤增長幅度超100%,其中,增幅排名第一的華蘭疫苗一季度營收1.45億元,同比增長892.96%;凈利潤9397萬元,同比增長達到11156%。
華蘭疫苗在此前的業績預告中表示,其凈利潤扭虧為盈,主要是今年一季度全國多地甲型流感疫情呈現高發態勢,對流感疫苗銷售起到了促進作用,其2022年底庫存的部分流感疫苗在今年一季度實現銷售,疫苗銷量同比明顯增長;同時,該部分疫苗已在2022年年報中全額計提減值準備,在實現銷售后,應結轉的成本與上年已計提的減值準備相抵消,對業績產生積極影響。
中藥板塊八成業績上漲,8家企業凈利增長超100%
值得關注的是,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梳理,目前已公布2023年一季度報表的61家中藥企業中,近八成實現業績上漲。其中,隴神戎發、東阿阿膠、太極集團、香雪制藥、方盛制藥、嘉應制藥、以嶺藥業、貴州三力等8家中藥企業凈利潤增長幅度均超100%。
“中醫藥是目前國家最支持的行業之一。”東吳證券分析師朱國廣認為,政策對中藥的支持從口號過渡到業績提現階段,如藥審中心對中藥注冊改革利于創新品種數量的增加、醫保支付政策傾斜,比如中成藥集采降幅收窄、降低醫保門檻、創新中藥國談等)及完善中醫藥服務體系等,助推中醫藥產業走向高速發展階段,中醫藥產業目前估值性價比高,各公司業績快速放量 ,重點推薦中藥創新藥企業。
(運營:孫寶光)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