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見醫生就先感覺到專業”“避開了用戶的‘痛點’!”“很人性化”“想知道這樣設計的原因”……近日,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的“鏤空”椅子火出了圈。這些暖心座椅中部都做了鏤空設計,變成了類似坐便器的特制座椅。
這些位于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1號樓3樓的“網紅座椅”已投入使用大半年,3排12個座位,占地6平方,是肛腸外科下設的盆底治療??圃O置的,專供肛門手術后患者使用。座椅鏤空處理是為了避免碰到傷口,萬一座椅中間部位處理不當一秒收獲疼到痙攣的人生體驗。
中山六院盆底治療??评铥惛敝魅渭紟煴硎?,肛腸患者術后創面疼痛難忍,無法正常就坐,創面處理需等待的時間也長。部分患者創面愈合時間較長,還有些外地過來的患者需多次手術,無法工作,亦無法陪伴家人,承受著心理和經濟雙重壓力,故參考科室治療椅設計等候區的座椅。
醫院不應該是冷冰冰的生死場,而應該是有暖意和愛的溫情。在中山六院,除了盆底治療??频溺U空座椅,體現六院溫度的細節還有很多。比如在該院生殖醫學中心專程設計了宮腔鏡專用手術服,因為宮腔鏡手術在手術過程中,尤其是在擺結石位時,患者反復穿、脫下裝非常麻煩。要是把手術服改為袍子,下身徑直真空,如此也擔心會影響患者的就醫體驗。
在放射診斷科有普通話和三種方言,智能導診。很多影像檢查項目需要在放射診斷科醫護的引導下完成。以胸腹盆部檢查為例,檢查時需要患者配合呼吸吸氣、憋氣,以免呼吸運動產生偽影、影響圖像質量,否則無法清晰識別并判斷患者的病變情況。常規醫療設備都自帶普通話指,但不少老人聽不懂普通話,檢查時難以配合。早在2020年,六院放射診斷科專門組織會講客家話、潮州話以及粵語的小伙伴將相關語料錄進設備里,方便各地區患者完成自助檢查。
在內鏡外科準備了糖果“充電站”,因為胃腸鏡檢查對患者有一定的禁食要求,擔心部分患者患有低血糖,另外也考慮到患者禁食時間過長,可能會出現臉色蒼白、頭暈目眩等低血糖反應,中山六院內鏡外科特意準備了糖果,一旦發現患者需要,立即給予糖果提糖。
(運營:荊雪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