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乳腺癌需要手術治療,手術治療后醫生會根據患者術前的評估,術后的病理診斷,給出治療方案,很多患者在經歷根治性手術治療后,醫生還會讓患者進行化療,內分泌治療,這些往往引起患者的不解,手術都說切干凈了,為什么還要讓患者遭受化療的痛苦,長期內分泌治療的麻煩?
乳腺癌最早的紀錄出現在公元前3000-2500年,當時古埃及醫書當中以病例報告的形式記載了乳腺癌發生、治療的過程。在公元前400年,先圣希波克拉底認為乳腺癌是全身的問題,不能手術,手術后患者的壽命更短(這些都是受制于當時有限的醫療條件)。在19世紀末,醫學研究越來越受到重視,通過尸體解剖,德國病理學家發現乳腺癌從原發病灶向腋窩淋巴結轉移的現象,美國的外科學家Halsted開創了乳腺癌根治術,使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提高到30%以上,當時認為乳腺癌是一個局部的疾病,只要手術足夠大,治療效果就會不斷的提升。
但是現實是手術范圍進一步擴大沒有給早期患者帶來更多的生存獲益,只有副作用的提高;二戰后民用醫療的投入,臨床研究的發展,發現乳腺癌術后進行化療、內分泌治療療效會更好,所以現在早期乳腺癌術后,經過仔細評估,部分患者需要化療聯合內分泌治療,部分患者需要化療聯合靶向治療,部分患者只能進行化療,部分患者單純需要內分泌治療。
當然對于乳腺癌的研究還在路上,我們期待未來我們可以更精準的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達到真正的個體化治療。
(運營:孫歡)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