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會主動定期去體檢。很多人并無明顯臨床癥狀,卻發現有頸動脈斑塊。
頸動脈斑塊示意圖
根據相關研究發現表明45%年齡,40歲以上的人群就有頸動脈斑塊了,而年齡70歲以上人群中84%的人有頸動脈斑塊。如果頸動脈斑塊發生破裂,就會引起凝血物質的聚集,形成血栓,而血栓一旦隨血液流進腦血管引發堵塞,就會引起腦卒中(腦梗)的發生。
北京兒童醫院順義婦兒醫院副院長、超聲知名專家勇強指出,如果出現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那么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明顯加大,不言而喻,搞清楚頸動脈斑塊風險等級是非常必要的,頸動脈斑塊風險等級不同采取的治療方法也是完全不同的。
首先談一談什么是低風險頸動脈斑塊,它有以下特征:①斑塊厚度<2mm的小均質低回聲斑塊(扁平斑);②均質性高回聲斑塊(厚度<3mm);③低回聲為主混斑(厚度<2mm);④;高回聲為主的混合回聲斑塊 (厚度<3mm),見示意圖。
低度風險頸動脈斑塊示意圖
那中度風險頸動脈斑塊是什么樣的?它的特征是:①斑塊厚度>2mm,<3mm均質低回聲斑塊;②斑塊厚度>2mm,<3mm低回聲為主的混合回聲斑塊,見示意圖。
中度風險頸動脈斑塊示意圖
再說說高度風險頸動脈斑塊,它的特征是:①潰瘍斑;②厚度>3mm,長度>15mm的均質性低回聲斑塊;③厚度>3mm,長度>15mm的低回聲為主混合回聲斑塊;④有固態脂質壞死核心形成的低回聲為主混合回聲斑塊,見示意圖。此種類型的頸動脈斑塊內部常常有新生血管形成,彩超檢查難以發現,確診需要超聲造影檢查。
高度風險頸動脈斑塊示意圖
最后再談談極高度風險頸動脈斑塊,它是在高度風險斑塊基礎上合并以下特征:①斑塊纖維帽破裂;②斑塊表面、潰瘍表面附著活動性細小血栓形成;③斑塊表面、潰瘍表面附著活動性粗大血栓形成;④形變斑、水母斑塊(有液態脂質壞死核心),見示意圖。不難想象此種類型斑塊是頸動脈斑塊中最危險的,需要頸動脈內膜切除術治療。
極高度風險頸動脈斑塊示意圖
看完上述四種風險,很多朋友可能會覺得頸動脈斑塊太可怕了,其實完全不必談斑塊色變、過分擔心,上述的這些健康提示,只是針對頸動脈斑塊的一種風險提示,絕大多數的有頸動脈斑塊問題的朋友,如果能夠了解這些風險,并積極控制血糖、血壓、血脂、禁煙、限酒,是可以降低腦卒中發病和復發的風險。
文字|超聲醫學診斷中心 勇強
(運營:孫歡)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