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消協提示:老年消費者購買保健品認標志
2021-10-13 17:5110月13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公告提示,老年消費者要提高消費風險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選擇正規渠道購買藥品,并認準保健食品標志購買適合自己的保健品。
-
“零添加”食品更健康?未必!
韋川南 2020-07-30 12:44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傳播分會常委鐘凱曾詳細解釋,凡是標榜“無添加”的,商業噱頭遠大于實際健康意義。有些是根本就不需要添加的。
-
驅蚊,沒有“嬰幼兒、孕婦”專用
韋川南 2020-07-29 11:02嬰兒專用,純天然成分,這樣的驅蚊產品究竟能不能放心使用?
-
近期吃過新發地等市場的三文魚?做個核酸檢測
韋川南 2020-06-15 11:27“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新冠病毒直接通過吃喝傳播的證據”,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傳播分會常委鐘凱博士說,“三文魚‘攜帶’冠狀病毒和蝙蝠‘攜帶’冠狀病毒是兩碼事。三文魚的‘攜帶’準確的說是沾染,是被污染。所以三文魚是不是會傳給人,我認為,最大的可能性是接觸傳播,比如摸過被污染的冰鮮三文魚,不洗手就揉眼睛、摳鼻子,或者是通過三文魚污染攤位及周邊環境,進而接觸傳播”。
-
看一次病反復掛號可否改改?
2020-05-29 16:44“4月25日去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仙葫院區看腰椎間盤突出,醫生讓我拍MRI腰椎平掃,5月2日,拿出結果后正好是第一次看病的醫生坐診,請醫生看診斷報告單時,醫生讓我掛號后再看?!睆V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閆先生表達了自己的困惑:為何同一種病看同一個醫生卻需要反復掛號排隊呢?
-
江西九江:夜間看兒外科跑了20公里
2020-05-29 09:04晚上家里小孩發生磕碰,家長別提多著急,然而找醫院“跑斷腿”是常有的事。江西省九江市八里湖新區的戴先生就向健康時報反映,他帶孩子夜間就醫的經歷,“夜間兒外科門診太少了,看病太難了”。
-
周末看個鼻外傷竟然跑了四家醫院!
楊麗萍 2019-03-29 15:49《2015年中國衛生統計年鑒》統計,我國兒科醫師不到10萬人,平均兩千名兒童擁有一名兒科醫生。2016年12月發布的《中國兒科資源現狀白皮書》顯示,最近3年,我國兒科醫生流失人數為14310人,占兒科醫生總數的10.7%。
-
潘石屹吃的 “長生仙丹”是什么?真有用嗎?
2019-03-22 11:30BASIS宣稱,該產品能延長壽命,增強能量與細胞功能、改善睡眠,但這個產品真能讓人長生不老?健康時報記者調查發現,該產品的實際功效至今沒有數據支撐,一直存在爭議。
-
廣電總局:立即停播“椰樹牌椰汁”等部分版本廣告
楊麗萍 2019-03-19 09:57自即日起,各級廣播電視播出機構立即停止播出相關版本的“椰樹牌椰汁”“力補金秋膠囊”和“強身牌四子填精膠囊”廣告。
-
同一款藥,要買貴的還是便宜的?
2019-03-18 11:21判斷藥品的好壞,最重要的是看是否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熱門文章
-
微信
因專業而信賴
-
微博
微健康,隨時隨地不隨意
-
手機報
輕松看健康